爵士鼓的历史可以追述到1865年,鼓手们开始尝试把一些打击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在此之前,有打击乐器参与的古典音乐或者行进乐都是乐手单独演奏譬如:军鼓、大鼓、镲等乐器。在这时期,开始有人思考如何一个人演奏同时演奏好几样乐器(挤掉看不顺眼的同行赚更多的钱钱-,-)如图所示:

当时流行的音乐是行进乐,没有爵士;没有布鲁斯,更没有摇滚乐。之后这些音乐风格的诞生,与爵士鼓的发展和进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爵士鼓的进化见证了整个现代音乐的发展(对~没错,爵士鼓就是这么勇!)。
随着之后世界各大洲的移民带着自己充满各自国家或民族特色的打击乐器来到美洲大陆,爵士鼓的演奏技巧也从基本节奏对变化逐渐朝着四肢协调与配合方向发展。到二十世纪20年代,爵士鼓经过大量演奏以及乐手和观众的筛选,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雏形和框架。如图(爵士鼓进化~超级爵士鼓!)所示:



正因如此,爵士鼓的演奏要求是独一无二的(不单单依靠手腕手指的配合完成所有演奏技巧)。简单来说,爵士鼓要求双手双脚有很好的一个协调性,同时还牵涉到手腕、手指、脚踝、膝盖等关节之间的精细配合。这些配合可能是双手之间的,或是双脚之间的,还有手脚之间配合的。加上爵士鼓上各种鼓和镲的音色排列组合。再加上拍子的稳定和情绪的变化等要求。没错,这就是爵士鼓最难的部分——肢体的协调与精准配合,也是我们历经100多年直到现在都还在不断研究和总结寻求突破的地方。我们爵士鼓的学习和练习的意义及核心也在于此。当然,这也是爵士鼓独特的魅力所在。